屡破纪录、全国第一!她是驰骋多赛道的旋风少女
2025-02-10
从高中开始就对计算机很感兴趣的刘琳,也非常喜欢动手实操,“相比于研究理论,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更吸引我”,经过深思熟虑并明确未来方向后,刘琳以优异成绩转入软件学院海康威视实验班。虽然调整了专业,但还会去选修数学类的一些专业课程。“因为数学是一切理工科的基础,它可以让我具备更严谨的逻辑思维,对我后面的科研大有裨益。”
转专业后的刘琳面临巨大的课程压力,从理科到工科的转变让她有些 “措手不及”。面对学习思路的“180度大转弯”,她积极寻找解决方法。在老师和学长学姐们的帮助下,刘琳逐渐认识到理科和工科的思维模式差异,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。
她感慨道:“海康威视实验班的小班化教学模式和校企合作导师制,让我受益匪浅。”

找到了学习节奏的刘琳,稳扎稳打,全身心投入到每一堂课的学习中。听完老师的讲解后,她常常深入思考,有时灵感乍现,就会想出更简便的解题方法。她说:“同学们看到我能用很少几个步骤就解决问题,都很惊讶。” 在创新思维的助力下,刘琳的学习效率大幅提高。
作为性格开朗的超级“e人”,刘琳十分注重与老师互动,课后有疑问会立马追着老师去交流解决。同时刘琳非常注重学习知识后的复盘。她提到:“每逢周末,我都会抽出半天或者一天的时间去图书馆,对一周学习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。”凭借平时的踏实和专注,她在海康威视实验班中脱颖而出,成为班级第一,荣获2024年度国家奖学金、2023-2024年校长奖学金以及2023-2024年三好学生标兵等荣誉。



学习之余,刘琳还参加了各种学科竞赛。有时因备赛赛周期短,她经常需要通宵达旦地准备。 凭借不懈的努力和坚持,刘琳获得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M奖(国际一等奖)、全国大学生创新发明大赛(总决赛)二等奖、“高教社杯”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江苏赛区二等奖、CUPT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二等奖等。

总结备赛时的心态,刘琳用“享受过程”四个字概括。“不为奖项而参赛,只为提升自我,这让我在竞赛中可以全力以赴、全身心投入,最终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好成绩。”

学科竞赛的经历也为刘琳打开了科研的大门
,在刘文杰老师的指导下,她主持一项省级大创,研究基于图神经网络和事件知识图谱的数据库故障诊断。她还创新提出了自动识别等三大模型,基于此课题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,受理发明专利1项,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。
作为全面发展型选手,刘琳在体育方面的成就同样令人瞩目,在田径项目上展现得尤为突出。她凭借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坚持,打破了4×100米、4×400米多项校记录,并连续8次获得田径项目冠军。在22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混合接力4×400米的比赛中,刘琳和队友承载着全队的希望与荣耀奋力奔跑,最终一起拿下混合接力4×400米全国冠军。

“我之所以热爱跑步,是因为享受跑步时风在耳边呼啸、挑战自我极限的感觉,它还能让我释放学习压力、找到自信和快乐。”对刘琳来说,热爱是一切的原动力,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闪闪发光的背后,是夜以继日的训练和数不清的汗与泪水。

备战全国大赛期间,作为主力队员,教练要求她每周至少训练四次。当时她刚转入新专业,面对陌生环境和紧凑课程,几乎将所有课余时间都投入到训练中,却遭遇了跑步状态的低迷期。多方面的压力让她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,然而,队友和教练在背后默默支持着她。

她回忆道:“我那时候经常给蒋牧教练和刘斌教练发长文倾诉,教练也给予我很多安慰和鼓励,队友们一次次地扶我起身,为我加油。训练中仅仅10分钟的休息间隙,我都能累到躺在垫子上就睡着。
”高强度的训练往往伴随着伤病,刘琳也不例外,跟腱炎症、肌肉拉伤使她一度走路都剧烈疼痛。但神奇的是,
一旦踏上比赛的跑道,那些伤痛好像都被她抛诸脑后,喷点止疼喷雾,就没有困难可以阻挡肆意张扬的“破风少女”。

体育不仅让刘琳身心放松、体魄强健,
更培养了她强大的精神内核、不屈的意志和对困难的耐受力。
她说:“和训练时顶着四十余度的高温跑速耐相比,学习上和科研竞赛上的困难好像都不算什么。”
一个人可能会跑得很快,但一群人才能跑得更远。刘琳渴望百米意志分享给更多的人,于是参与学生工作也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刘琳担任22级海康威视实验班班长,她把班级视为一个大家庭。她说:“ 我想把我的能量分享给更多的人,把大家汇聚起来,一起学习,互相进步。”
她创建了 “海纳百川” 系列特色活动,涵盖学习、竞赛、文娱等多类主题,组班一年来已组织二十余项活动。她还建立班级笔记分享站,带动大家交流笔记和学习心得。
她笑着说:“把笔记和整理的考点分享给同学们之后,大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这让我感到很开心。”


“海纳百川”活动
在刘琳和班委们共同努力下, 22级海康威视实验班逐渐形成团结向上的班级氛围,在学习、竞赛等方面全院领先,先后获得了校级优秀班级体、“心理健康主题班会”22级唯一的校一等奖。
除此之外,刘琳还担任了软件学院的学生会主席。“我是一个想法非常多的人,创新了很多活动:不‘漆’而遇至‘扇’至美漆扇活动、趣味运动会、读书分享站、宿舍文化节……”丰富同学们的生活之余,刘琳还一手创办了精英计划团,带领一批优秀同学,为低年级的同学解答疑惑,分享学习经验方法。

刘琳在朋辈课堂上分享
拥有超强内驱力的刘琳,平日里学习、运动、学生工作三手抓,但这并没有增加她的负担,她反而把学生工作当成了繁忙生活中的一种调味剂,“我很热爱学生工作,帮助别人的成就感远比我自己得来的成就感大得多,‘抽空休闲’就做做学生工作!”